Knowledge Exchange
髖骨折(Hip fractures)是指股骨(俗稱大脾骨)上端部分的骨折,常見於75歲以上女性和有骨質疏鬆的老年人。髖骨折會引起嚴重痛楚,亦會影響走路及自理能力,病人可能因此而需要長時間躺在床上而不能動彈;身體虛弱及表達能力較差的老人家會很容易有嚴重的併發症,如肺炎、泌尿系統感染、壓瘡、肌肉攣縮等。
骨折多因意外或加上骨質疏鬆而發生,最常見的上肢骨折有手腕關節、肘關節及肩關節骨折。骨折主要的症狀是嚴重痛楚、變形、腫脹而失去上肢和手部功能。大部分骨折都可清楚地在X光檢查中看到,而一些較為複雜及粉碎性骨折則需要進行電腦素描(CT)詳細分析。
下肢骨折通常是因為創傷所導致,最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腳腕(即踝關節)、股骨(即大腿骨)、髕骨(即膝蓋骨)、脛骨及腓骨(即小腿骨)。最常見的病徵是受傷後出現嚴重痛楚、腫脹或變形而導致不能走路。
幼童一出生都有明顯的膝內翻(O型腿),尤其是開始站立及學行時更為明顯。幼童一路成長腳形會逐漸出現變化,從而變成膝外翻(X型腿);踏入四歲時膝外翻會最明顯,約六至七歲時會發展至成人的腳形。但如果出現下列徵狀,如下肢骨骼排列不對稱、下肢的腳型變化與普通的過程有偏差(如四歲時仍然有明顯的O型腿)、膝內翻或外翻的程度非常嚴重,或下肢疼痛等 …
坐骨神經痛的特徵是疼痛或麻木從臀部或大腿後外側痛到小腿(最常見是小腿外或後側),反而腰痛有時不太明顯;同時腿痛部位反映受壓的節段和神經。由椎間盤突出而引起的麻痛是最常見的成因,於20歲至50歲較為普遍,一般是由於拉傷腰部或搬運重物而引起。
不少年青人都熱愛做運動,保持身體健康,鍛鍊體魄。不過,過度運動或姿勢不當除了使人感到勞累外,還容易引致關節及筋肉受傷。其中較常見因運動而受傷的嚴重膝部病症有「創傷性膝關節軟骨損傷」。
一般巿民可能會覺得運動創傷只會發生於職業運動員身上,但其實任何年齡的人士都有可能受影響,如十多歲少年的前十字韌帶撕裂、四十歲男士患有網球手、七十歲老婦出現肩旋轉袖肌腱撕裂等,這些運動創傷都有機會發生在你和我身上。
不少骨科病症都需要以手術方法去處理。最常見的謬誤莫過於病者以為完成手術就等於問題已被解決,極其量就是再做做物理治療。其實手術的完成只是標誌着康復過程的開始,而現今的復康治療亦不再局限於物理治療單項專職。
肩周炎是香港常見的肩部問題之一,因普遍患有肩周炎的患者多在四至五十歲發病,所以肩周炎又俗稱「五十肩」,其學名是「粘連性關節囊炎」。關節囊是包圍和保護肩關節的軟組織,若關節囊發炎及變得僵緊,便會導致肩周炎。
如發現病人有肩同炎病徵,醫生會為病人作臨床檢查,測試病人的關節活動幅度及特定痛楚部位。如有需要,還會配合X光及磁力共振以確定病人的痛楚是否源自骨折或其他肌腱撕裂問題。
為了保護關節減少脫骹機會,關節附近有很多軟組織,例如韌帶、骹囊、皮下軟組織等。但即使保護如何周密,創傷或過度勞損,還是有機會令這些組織受傷。傷勢輕微的話可採用RICE方法暫時減輕傷者的痛楚。即是Rest,休息、Ice,用冰袋敷在患處、Compression,用繃帶包紮傷口及Elevation,將患肢抬高。
通常病人說骨痛,有時未必真的是骨痛。因為無論是骨頭、肌肉或筋腱,產生的痛楚訊息,都會經神經傳送到大腦,容易被混淆,故需要醫生專業檢查才能找出病因。尤其是當病人出現警惕徵狀的時候,更不宜怠慢。此類徵狀包括﹕患處持續疼痛,而並非只於步行或負重時才痛、睡眠時亦疼痛,甚至痛至不能入睡、發燒、十分疲累、食慾減退、急速消瘦等。
運動創傷的部位,大多是在肩膀、膝頭、髖關節及足踝關節,成因各有不同。一些劇烈、多用上肢的運動,例如棒球、划艇,運動員的肩膀容易受傷;而一些扭動、撞擊的運動,例如足球、籃球等,則容易令膝頭的十字韌帶受傷。
骨腫瘤即是骨癌,分為原發性及轉移性。前者以骨肉瘤最常見,多出現在兒童身上。他們的長骨細胞出現病變,在成長期間,這些細胞分裂成骨肉瘤。先出現在骨頭,然後擴散到軟組織。出現骨肉瘤的病人,腫瘤位置會持續腫脹、發熱、疼痛,相反一般創傷會在一星期內自行痊癒。如果持續出現以上病徵甚至惡化,就必須求診,查明病因。
以往骨折的主要原因是意外創傷,隨著人口老化而且醫療日趨進步,高血壓、糖尿病控制得宜,長者壽命越來越長。他們的生活多姿多采,於日常生活或運動時,有機會因骨質疏鬆而骨折,本港每年就處理約五千宗長者跌倒而令大腿骹骨折的個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