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nowledge Exchange
小廣(化名)是一名13歲的男孩,在學校跌倒後有右膝關節腫脹的情況出現,後來因為關節腫脹的情況有惡化趨勢故前往求診。經過檢查,醫生查出原因及對症下藥。而隨著時間的休養,小廣的關節腫脹逐漸消退,最終完全康復。
髖關節是指位於盆骨和股骨(大腿骨)之間的關節,俗稱「大髀骹」。它是人體中第二大的關節,擁有良好的活動度和穩定性,對於人的運動行走至關重要。長者間常見的髖關節問題包括股骨骨折、關節炎等。嬰兒中的髖關節問題則有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。
運動創傷,即因為運動而引致的受傷。常見的運動創傷分為急性及慢性:急性創傷包括皮膚擦傷、肌肉拉傷、韌帶拉傷及斷裂、骨折及脫臼等;而慢性創傷大部分是因軟組織勞損導致有痛症問題,受傷部位以足踝最為普遍,俗稱「拗柴」。
全髖關節置換術是現時緩解晚期髖關節炎最有效的方法。根據香港大學於1972年至1997年的研究數據顯示,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患者是最常見需要接受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;其他常見病因包括創傷後遺症、強直性脊柱炎、原發性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等病症。
足踝關節位於距骨與脛骨之間。足踝關節退化在本港並非常見疾病,通常因患關節炎或曾有過嚴重創傷所致。足踝退化的患者會覺得走路時疼痛、腫脹、僵硬以及關節慢慢變形等。診斷時醫生需判斷退化的成因、分析足踝和前後腳掌變形的程度,並以鄰近關節的狀況以決定治療的方法,X光亦可助評估退化的嚴重程度。
我們的足部由多個小骨組合而成,小骨之間的關節活動可助我們適應不平坦的路面;但小骨需排列恰當,否則就會變成「一盤散沙」。成人足部當中的脛後肌(tibialis posterior)對維持足弓的形狀十分重要,故此脛後肌出現問題便是成人扁平足的一大主因。
年紀大而有骨質疏鬆的患者很多時候會有手骨斷裂;較年輕的患者亦有機會有腕骨(俗稱波子骨)斷裂和軟組織撕裂。手骨斷裂很多時候都需要將骨裂復位,然後再用石膏或進行手術來醫治。至於軟組織方面,其中一個在手腕很重要的軟組織就是三角纖維軟骨組織,功能是當我們需要做手腕旋轉動作時可以穩定手腕 …
手踭外側疼痛(俗稱網球肘)是由於穩定手腕的外側前臂肌腱筋膜發炎而引起。當我們進行需要手踭伸直、手腕穩定的動作時,肌肉會在所在位置與骨骼產生磨擦,導致損傷和發炎。除此之外,發病原因亦可能與工作性質有關,如需長期重複進行需要手腕穩定性的工作和搬運工作便較容易發病,如油漆師傅、廚師、水管工程師和機電工程師等。
腕管綜合症是指正中神經在手腕範圍內受壓。因為手腕長期屈曲令患者感覺手指麻痺,尤其是拇指、食指和中指,而麻痺會隨著揮動手腕而消失。發病原因包括家族遺傳或工作勞損,如油漆工人、畫家。病情嚴重時拇指力量會變弱,是因為正中神經線受到嚴重壓迫而令相關神經支配的肌肉萎縮。
髖骨折(Hip fractures)是指股骨(俗稱大脾骨)上端部分的骨折,常見於75歲以上女性和有骨質疏鬆的老年人。髖骨折會引起嚴重痛楚,亦會影響走路及自理能力,病人可能因此而需要長時間躺在床上而不能動彈;身體虛弱及表達能力較差的老人家會很容易有嚴重的併發症,如肺炎、泌尿系統感染、壓瘡、肌肉攣縮等。
骨折多因意外或加上骨質疏鬆而發生,最常見的上肢骨折有手腕關節、肘關節及肩關節骨折。骨折主要的症狀是嚴重痛楚、變形、腫脹而失去上肢和手部功能。大部分骨折都可清楚地在X光檢查中看到,而一些較為複雜及粉碎性骨折則需要進行電腦素描(CT)詳細分析。
下肢骨折通常是因為創傷所導致,最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腳腕(即踝關節)、股骨(即大腿骨)、髕骨(即膝蓋骨)、脛骨及腓骨(即小腿骨)。最常見的病徵是受傷後出現嚴重痛楚、腫脹或變形而導致不能走路。
幼童一出生都有明顯的膝內翻(O型腿),尤其是開始站立及學行時更為明顯。幼童一路成長腳形會逐漸出現變化,從而變成膝外翻(X型腿);踏入四歲時膝外翻會最明顯,約六至七歲時會發展至成人的腳形。但如果出現下列徵狀,如下肢骨骼排列不對稱、下肢的腳型變化與普通的過程有偏差(如四歲時仍然有明顯的O型腿)、膝內翻或外翻的程度非常嚴重,或下肢疼痛等 …
坐骨神經痛的特徵是疼痛或麻木從臀部或大腿後外側痛到小腿(最常見是小腿外或後側),反而腰痛有時不太明顯;同時腿痛部位反映受壓的節段和神經。由椎間盤突出而引起的麻痛是最常見的成因,於20歲至50歲較為普遍,一般是由於拉傷腰部或搬運重物而引起。
不少年青人都熱愛做運動,保持身體健康,鍛鍊體魄。不過,過度運動或姿勢不當除了使人感到勞累外,還容易引致關節及筋肉受傷。其中較常見因運動而受傷的嚴重膝部病症有「創傷性膝關節軟骨損傷」。